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福耀科技大學智能灌溉系統方案
福耀科技大學智能灌溉方案
一、項目背景與目標:
福耀科技大學作為一所聚焦高端制造與工程技術研究的應用型大學,始終踐行“綠色校園、科技賦能”的發展理念。校園占地總面積671120.1平方米(約1006.68畝),其中綠化覆蓋率達35%,傳統的人工灌溉模式存在水資源浪費、管理效率低等問題。為此,校方提出建設噴灌系統的戰略需求,目標實現節水30%、人工成本降低50%、植物存活率提升至98%。
二、系統設計原則:
多水源協同利用
整合校區雨水收集池、地下深井水與市政供水,通過云平臺實現優先級調度。雨季優先采用蓄水池水源,旱季啟動地下水-市政水混合供應模式,年均節約水500噸。
智能噴頭選型配置
多模式旋轉噴頭陳列-根據現場的植物類型、生長高度、管養頻率、地形條件、土壤、綠地功能等條件,因地制宜選擇最合適的灌水方式。充分保證每一株植物都能合理的吸收到水分,盡可能的提高灌水系統的高效性。
中央大草坪噴頭采用了亨特I-40-04-SS-ON齒輪噴頭
核心區域噴頭選用Hunter MP800系列可調角度噴頭(射程2-11米)
大型喬木采用美國亨特RZWS根部灌水器
智能灌溉區域劃分
由于校園綠化面積大,按照功能區域劃分為18個灌溉分區,系統采用18臺HunterHCC-800智能控制器,集成至HYDRAWISE專業級灌溉管理平臺,實現多級別管理和監測。
智能灌溉系統的組成
三、技術創新亮點:
AI灌溉決策模型
基于歷史數據的預測澆水,使用當地氣象數據,根據項目所在地區的日實際蒸發量和降雨量調整灌水計劃,使其僅在必要是澆水。
管道滲漏預警機制
在主干管道安裝流量傳感器監控管道系統的狀態,在管道破裂的情況下在手機上接收即時警報,較人工巡檢效率提升10倍以上。
四、運維管理架構
灌溉管理監控平臺
建立BIM可視化管理系統,支持灌溉狀態實時監控、故障診斷、能耗分析等功能。管理人員可通過移動端遠程調控,應急響應時間縮短至5分鐘。
長效運維機制
制定《智能灌溉系統操作規范》開展季度過濾器、管網沖洗、冬季防凍保護、噴頭角度校準等標準化作業。
五、生態與社會效益:
本方案實施后,預計年節約運維經費180萬,減少化肥流失35%,降低地表徑流污染負荷42%。作為產教融合示范項目,系統將開放給該校智能農業工程專業作為實訓基地,培養智慧水務領域復合型人才。
福耀科技大學智能灌溉系統通過融合精密傳感、氣象大數據分析與可再生能源技術,重新定義了校園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標準。該方案不僅為同類項目提供可復制經驗,更彰顯了福耀科技大學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科技擔當。
本文由福州一韋環境整理,轉載請保留http://www.fsob.com.cn
有關智能噴灌系統解決方案,請咨詢:13559175000 0591-87571001